水晶蝦餃

「蝦餃,號稱廣式早茶四大金剛之最——受歡迎程度最高,工藝最複雜,難度最大。按你胃,寶在專注治療各種不服的作死路上一向是奮勇向前再說了,難度大就是你一個能賣12元的理由嘛!在家一蒸蒸一籠的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就一句話:你好茶樓,就一句話再見吧~」

成分錶

主料

小麥澱粉100g
木薯澱粉50g
開水150g
鮮蝦仁250g

佐料

適量
適量
鹹鮮口味
工藝
十分鐘耗時
簡單難度

水晶蝦餃的做法步驟

小麥澱粉+木薯澱粉(就是做芋圓的那個粉,網購,很便宜,用處很多,容寶慢慢寫帖子)+鹽混合攪拌均勻。

水煮開(一定要現煮,飲水機的熱水不行),倒入粉,快速攪拌成粉團,然後用手捏成光滑圓團,小心燙手,加入油,豬油素油都行,揉成不粘手的皮子就ok啦。備用的時候要注意防乾,最好蓋保鮮膜。

準備餡料。這裡只有蝦,整隻蝦子。不用蝦膠所以不用加豬油,想要來點茶餐廳的風味就加點麻油和熟筍丁,其他調味料就是一般醃製蝦仁的調味料就成,各家有各家方法,寶就不贅述啦。

準備一張紙巾(考究點用廚房紙,寶這裡就用一般紙巾了)一把大片刀,乾淨的墊子(最好防粘,不放呢可以實現塗點油)拿紙巾蘸油,把刀面擦一下防粘,然後娶一個麵團劑子壓扁,按上刀壓實,就是一個皮子啦。

可以多壓兩次,看哪厚了薄了調整下,差不多厚度在1mm左右完成啦。一般刀面壓兩個皮子刷一遍油,很方便。

包法隨意

月牙也很好看

水燒卡,上鍋5分鐘出爐~

小撇步

話說蝦餃皮的方子網上飛天的多,各種水分比例不談,主要成分就是:澄粉、生粉、開水、鹽、油。

很簡單且看不懂(-︿-)


澄粉,百度有解釋:小麥澱粉。


記得前兩年學做蝦餃的時候覺得該物甚為奇妙而且罕見,於是拖著老媽跑遍市場找不到最後還只能靠著萬能某寶來網購。


後來偶然發現上海超市買的絕大多數常年使用的「生粉」配料表裡寫的主要成分就是小麥澱粉……


好了,問題來了,學挖掘機(劃掉,這梗太舊了!)


生粉是個啥東西?


這個問題其實在之前很多帖子裡都有朋友問我,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剛開始寶拿著網購的名為“澄粉”的小麥澱粉,按比例兌上家裡名為“生粉”的小麥澱粉,於是結果你懂的_:3|∠_


後來發現:咦,這生粉包裝袋居然也寫的_:3|∠_後來發現:咦,這生粉包裝袋居然也寫麥,那個澱粉吧,就是你了,換個澱粉


這也是目前網路上最受歡迎的配比……


當然,這個應該跟寶沒啥關係,反正不是我流傳出去的


慣性思考嘛,反正你方子要兩種澱粉我就給你找兩個嘛還能咋樣_┐ε:_


方法一做出來的蒸餃皮很難包,容易乾容易裂口,吃起來面面的粉粉的。


方法二做出來的蒸餃皮一樣難操作,但相對純小麥澱粉的皮子好些,容易裂口,吃起來熱的還好,稍微涼一點一樣粉粉的面面的不Q彈。


最近有個項目剛好在做食用澱粉,哎,突然發現原來可以用來料理的澱粉品種超級多,用途最為廣泛的主要有:小麥澱粉、馬鈴薯澱粉、玉米澱粉、紅薯澱粉、木薯澱粉等等。


很多食譜之前都有說蒸餃皮的透明感源自澄粉。但實際實驗顯示小麥澱粉是除了地瓜澱粉外通透度和光澤度最差的品種(地瓜粉有點偏黑,其他都是白的)。


馬鈴薯澱粉也叫太白fen,黏性最大,通透度高,買起來方便,很多講究一點的方子會特別指出用這個,皮子不容易破,熱的時候很好吃。


木薯澱粉同樣黏性大,通透度高,最重要的是這貨製品很! Q!彈!


記得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嘛!就是這貨!回想QQ噠口感,吸口水!


而且這貨穩定性高,意思是涼了一樣QQ噠萌萌噠!


冷凍還原度高,意思是吃不完凍起來熱熱又是一盆鮮菜!


看到對比資料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激動了好嘛,蝦餃皮不二之選,因為拖延症拖了一個月還是回想起來做這個有點略激動!果然一次成功!非常棒!

使用的廚具:蒸籠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