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蛋黃醬油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家是南北方結合的家庭,端午節了,我做了幾種南北通吃的甜粽和鹹粽,今兒先端上來幾個鹹蛋黃醬油粽子。雖然用料醬不多,但味道非常棒。醬油和少許蠔油讓糯米微帶醬色,鹹蛋黃加熱後,黃油浸潤在米粒中,吃的時候滿口都是蛋黃油香;口感偏沙的蛋黃與黏糯的米粒相互襯托,取各自的美好。

成分錶

主料

圓粒糯米適量
鹹蛋黃適量

佐料

醬油適量
蠔油少許
涼水適量
鹹鮮口味
工藝
普通難度

鹹蛋黃醬油粽子的做法步驟

原料準備好:圓粒糯米比長粒糯米更糯更黏,提前數小時用涼水浸泡並吸足水分,鹹蛋黃用的真空包裝的,取出來即可使用;粽子葉用新鮮的最好,我用的是乾粽子,提前用涼水浸泡,如果能入鍋中煮10幾分鐘會柔軟不易碎。

將泡糯米的涼水倒掉,倒適量醬油和蠔油拌勻;這一步無需提前做,包之前浸泡就可以。

將粽子葉兩端的硬梗和葉尖剪掉,在靠下面1/4處折疊、旋轉,成一個小漏斗狀,底部收口處要有個折疊,防止形成小洞而漏米。

取適量糯米打底,再放一個鹹蛋黃。

再放適量糯米將蛋黃蓋住,用手稍微用力按壓,使表面平整,中間瓷實。

將上面的葉子折下來,蓋住米粒並將週邊不漏米,最後用小繩子捆綁結實,放在鍋裡;我用電飯煲的“煲湯”程序煮的,1.5小時。

鹹蛋黃醬油粽子,吃2個就大呼過癮!

小撇步

1.粽子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此處只做飲料的介紹,包法可隨自己的喜歡任意變換,不同形狀或小繩的捆綁可作為不同飲料粽子的區別;

2.糯米提前浸泡吸足水,可以使後面煮的時間縮短並且口感軟糯;如果不泡水直接使用,那麼煮的時間就要相應延長,防止生芯;


3.粽子好吃,但放了鹹蛋黃後熱量提高,且糯米在涼吃時不易消化,所以食用時以適量為準。
使用的廚具:電飯煲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