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巴菜

「鍋巴菜是天津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小吃,創於清光緒年間,其特點是色香味型俱佳,以大福來字號製作的最有名氣。說起來這鍋巴菜還是大有來頭呢。清代乾隆年間,張記的煎餅舖生意在市面上做得很不錯有起色。這老爺子談吐不俗挺有身份的,趕忙招呼內人郭八姐著手打點。的煎餅撕成碎片浸入菜湯中,再放上點油鹽和香菜等佐料,一大碗熱乎乎的清湯就端了上來。 乾隆正噎得難受,見了湯,不由分說就一口悶掉。 「郭八姐以為問她名字,接著就回答:「郭八……」乾隆一聽,「鍋巴倒也合理,鍋巴的嘎巴嘛!若再加個菜字,叫鍋巴菜,最宜下乾糧,更好。 「第二天,乾隆的侍衛來到張記煎餅鋪,開口就說:「掌櫃的,你的大福來了! 」搞得張蘭莫名其妙。「可知道昨天吃煎餅的人是誰嗎?是當今皇上乾隆爺!皇上誇你們的鍋巴菜好,看你們生活清苦,特賞銀200兩。 」張蘭接過銀子又驚又喜,立即喊出內人叩頭謝恩。從此,張蘭將這個侍衛所說的“大福來”取代“張記”,成為店鋪字號,煎餅鋪也改成鍋巴菜鋪,藉著乾隆的賜予,鍋巴店生意十分興隆。

成分錶

主料

小米麵150g
綠豆麵150g
360ml

佐料

香油適量
適量
十三香適量
薑粉適量
芝麻醬適量
腐乳適量
韭菜花適量
辣椒油適量
香菜適量
味極鮮適量
雞粉適量
適量
澱粉適量
鹹鮮口味
其他工藝
普通難度

鍋巴菜的做法步驟

鍋巴菜分為兩步驟來操作。提前一天做出鍋巴,轉天早上做鹵料,很美味的早餐。第一步是製作鍋巴。小米麵和綠豆麵1:1的比例。加入的水的比例是小米麵、綠豆麵的總和,再多一點點即可。

以此為例:小米麵和綠豆麵的總量是300克,加水300ml,拌勻,這時有些稠,再加入50-60ml的水,試著往裡面加入,不要太稀。

電餅鐺預熱,用油刷將電餅鐺刷一遍,注意:不要帶很多油。

看到電餅鐺裡面嗎?用有刷刷乾淨就可,千萬不要多油。倒上麵糊。

快速的用刮刀攤開成薄餅。

待薄餅四周上翹,將其翻面。

反面後再烤1-2分鐘就熟了。 (約4-5分鐘一張鍋巴)

依序的烙好鍋巴。

疊在一起,切成不規則的條狀。

抖散,放涼,放入冰箱儲存。

第二步製作鹵料。食材:澱粉、薑粉、十三香、香油、味極鮮,還有雞粉和鹽。

準備調味料:香菜、蒜水、腐乳、芝麻醬、韭菜花和辣椒油。

從冰箱取出鍋巴,放在電餅鐺上熱一熱。特別好吃。

鍋中放水煮開,放入十三香和薑粉,快速的攪拌均勻。

放入美極鮮。

放入鹽。

乾澱粉用少許的水調勻。

邊倒入,一邊快速的攪打均勻。

成為透明的粥狀即可關火。最後放入香油和雞粉調下味道。

將滷汁盛入碗中。

上面放入鍋巴。

加入調味料:香菜、麻醬、腐乳汁、蒜水、韭菜花和辣椒油。拌開就可以享用了。

同芝麻燒餅一起食用,味美適口。

小撇步

鍋巴菜以綠豆、小米磨成麵,用水攪拌成適度的麵糊,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用刀切成柳葉狀,澆上用十幾種調味料製成的滷計,再灑上辣椒油、芝麻醬、醬豆腐汁、芝麻醬、醬豆腐汁、香菜葉,輕輕攪拌後即可食用。

鍋巴菜柔軟滑潤,清素芳香,既可當菜,又可作早點或正餐,同芝麻燒餅一起食用,味美適口。
使用的廚具:煮鍋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