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夾饃

「肉夾饃的家庭做法,愛吃就學著做!就這麼簡單。肉夾饃,怎麼吃都覺得是個病句,自從那天我在家做了之後,小妞兒不止一次的問我,明明是饃夾肉,為什麼叫“肉夾饃”!二是源自於方言,“饃夾肉”在許多方言中聽起來像是“木加肉”,沒有加肉怎麼能行呢,為了強調“肉”,就把它叫成肉夾饅了。我們不必考證名稱的來源,這的確是一種很好吃的小吃。不同地域,各自有各自的特色。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要放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這裡的饃跟白吉饃不同,外觀焦黃,條紋清晰,肉部呈肉藏狀,肉味無味,肉是辣味的肉質不藏。其實河北的火燒也是饃夾肉,差別都是餅子和肉的不同。我們家做,其實沒有那麼講究,不要求餅子做到鐵圈虎背菊花心,也不要求一定用什麼樣的肉,自己家裡喜歡就是最好的。我今天用了半髮面做餅子,肉是簡單版的滷後腿肉,整體效果也很棒。麵團材料:麵粉400克水210克玉米油10克鹽2克酵母4克肉餡材料:後腿肉蔥姜八角花椒香葉小茴香草果鹽老抽生抽料酒糖五香粉夾饃配料:青椒蒜苗做法:”

成分錶

主料

麵粉400克
210克
玉米油10克
2克
酵母4克
後腿肉適量
蔥薑適量
蒜苗適量
青椒適量

佐料

八角適量
花椒適量
香葉適量
小茴香適量
草果適量
適量
老抽適量
料酒適量
適量
五香粉適量
鹹鮮口味
工藝
普通難度

肉夾饃的做法步驟

將麵團材料加入麵包桶中,啟動和麵程序。如果手揉,要揉到表面光滑。揉好後將麵團自然醒發。不必發透,醒發15分鐘左右就好。

醒好的麵團取出揉光,分割成小份。

滾圓壓扁。

擀成長舌形,順著長邊對折。

對拍後捲起來,將尾巴壓在下面。

壓平擀成餅子。之前和整形手法,是為了不讓餅子在加熱的時候變成中空餅子。如果不介意中空餅子的話,不用這麼麻煩。

平底鍋預熱,放上餅子,兩面煎。這裡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在平底鍋中將餅子煎到熟透,二是先在平底鍋中兩面煎硬後放至烤箱180度烤到餅子熟透。我用了第二種方法,每個餅子煎定型後都移至烤箱。

這一步說說滷肉,我是晚上做的,沒有拍圖,我用了簡單版的滷法,後腿肉或者五花肉切大方丁,先焯水,然後加水加調味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燉三個小時,至肉酥香為止。這裡的調味料也比較簡單,基礎的要用到鹽料酒生抽老抽,香料根據自己的情況添加,八角香葉草果花椒等,實在沒有的話,用五香粉也可以,主要是燉煮時間要長,水量要控制好,根據自己的鍋具添加水量,一次加足,避免中間加水。如果湯水過多不濃,可以在後面大火收汁。

準備青椒和蒜苗,或是小蔥香菜也可以,這個看自己的喜歡了。

將肉撈出,這裡的肉是熱的,同青椒蒜苗一起斬碎,期間可添加肉湯。

做好的餅子剖開,夾上肉就好了。開吃吧。

小撇步

1.肉夾饃的饃,我感覺外皮脆的好吃,也就是說,在烤餅子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把表面烤脆,用烤箱的話,把握好溫度和時間,可以做到。用平底鍋不太容易做到。

2.這次的餅子做的有些薄了,再稍厚些會更好。
使用的廚具:電烤箱、平底鍋、煮鍋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