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豆皮

「嘴饞了,想吃家鄉的早點,老媽做過多次,比老通城的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我自己翻了下食譜,按記憶的印象略微調整,有了這個搭配……不過沒買到鮮筍,後來試吃也沒多大影響……😝”

成分錶

主料

糯米200g
中筋麵粉100g
雞蛋2個(小)

佐料

香乾2塊
雞蛋乾1塊
牛肉100g
香菇5朵
鹵水120g
八角粉15g
薑粉5g
榨菜1包
毛豆粒小碗大半碗
蔥花酌量
鹹鮮口味
工藝
普通難度

武漢豆皮的做法步驟

糯米浸泡,上鍋蒸熟。我用的電飯煲,浸泡的時間和煮飯的水量按糯米的質量來調,不能硬也不能太軟,和自己的喜好相關,可以多試幾次😆200g米可以做兩鍋。

其他配料切成丁,肉和香菇會縮水,可以切的略大一點點,我這個香乾和雞蛋乾切的太大了,下回可以切小一倍😊大概6mm見方的小粒就好了。

平底鍋燒熱,不放油,香菇和牛肉放鍋裡炒乾水分,去味。

其他材料入鍋,翻炒均勻。

加入滷水、八角粉、薑粉,混合均勻,加水一起煮大概15分鐘。滷水是婆婆平常滷菜用的,有一層豬油,放進去非常搭。整體如果還嫌淡了,可以放點老抽。

起鍋,多留點湯汁。這麼多材料可以配四鍋。

調面皮:中筋麵粉(家裡包餃子做饅頭的麵粉)加水調成糊狀,比優格還要稀一點的狀態。我的比例是100g面,200g水,可以燙兩張皮。

鍋子燒熱刷油(油倒在鍋裡老是跑偏,乾脆買了個矽膠油刷),倒入麵糊,在鍋裡燙圓。雞蛋打散(不用打的太均勻,稍稍打散就可以了),待面皮的白色都變色了就可以倒上雞蛋了,雞蛋燙均勻(大致均勻)。蛋液凝固了,面皮就可以翻面了,翻面時鍋裡再加點油。一張皮配一個小點的蛋。

在沒有雞蛋液的一面鋪好熟糯米飯、材料,淋上湯汁。 (動作慢的,可以關火操作)

稍稍煎一下,翻面(考驗功夫的時候),翻面後再煎一下下,用鍋鏟壓一下。分好塊,我用的西餐刀分塊😜(圖片用的第二次做的,材料鋪位置不一樣,第一次忘記拍翻面的照片了)。

裝盤,散上蔥花,可以吃了。

小撇步

鹹淡主要靠炒的材料和湯汁,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調整。
使用的廚具:平底鍋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