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麵食包皮麵,又稱夾心面,是一種裡面有陷的麵條,在山西鄉間亦稱金裹銀。在晉中、呂梁、忻州等地區食用山西麵食包皮麵和這種麵條非常普遍,由於各地食俗不同,所包製的山西麵食包皮麵條、這種麵條也不太常見、平法也不太相同。吃「紅麵包皮」;陽泉市、盂縣、平定縣一帶常吃「玉米麵包皮」;而忻州市、原平市一帶歷來喜吃「蕎麵包皮」、「紅麵包皮」和「玉麵包皮」。
成分錶
主料
麵粉三碗
玉米粉兩碗
馬鈴薯一個
木耳適中
五花肉半斤
香菜一兩
佐料
甜麵醬三小袋
二十三香一匙
花椒水一碗
食材
鹹鹽一小匙
生抽一匙
老抽一匙
冰糖一小把
雞精一匙
蠔油一匙
料酒一匙
山西包皮麵的做法步驟

準備兩碗白麵。

另外一個盆子裡兩碗玉米麵,一碗白面

活成麵團。

活好的麵團用籠子佈蓋好,讓麵醒20分鐘

蓋上蓋子醒面

準備五花肉,馬鈴薯削皮,木耳

五花肉切塊,木耳切小塊。馬鈴薯切塊。

準備好蔥薑蒜末。

鍋內放入少量植物油。放入蔥薑蒜,炒香。

放入五花肉塊。

五花肉變色以後,就放入二十三香,雞精,鹹鹽,料酒,一小碗花椒水,生抽,老抽翻炒

把肉燉好,加入馬鈴薯塊。

再加入一小碗花椒水,開始燉馬鈴薯和肉,使肉更香。

再加入三小袋甜麵醬,開小火燉煮。

最後加入木耳,一起翻炒。和肉和馬鈴薯一起燉。

再加入一碗花椒水,淹過菜肉。開小火直接燉味,讓菜更香。

最後放入香菜末,醬就炒好了。

把醒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光滑。

擀成薄片。周圍切去,切成正方形。

把玉米麵團擀成小得長方形,放在白麵團上。

裹好。用擀麵棍擀平。使兩個麵團黏在一起。

一口氣切成麵條。如果煮好就可以了。

把醬盛出來。

澆在麵條上。拌起來就可以吃了。

看看這樣的麵條,是不是很有食慾啊

成品圖。

成品圖
小撇步
1,揉好的麵團不容易光滑,用濕的籠子佈蓋上麵團,醒20分鐘。這樣再揉,麵團很勁道,很光滑。
2,五花肉要燉煮的時間長點,用甜麵醬作出的醬,口味醬香撲鼻。味道好吃。
3,煮麵的時候,在水汽小氣泡的時候煮麵,在水開了關火,面就煮好了。
4,中間夾的面可以換成綠豆麵,紅面。都可以,依照個人的口味夾,味道都有不同的口感。
2,五花肉要燉煮的時間長點,用甜麵醬作出的醬,口味醬香撲鼻。味道好吃。
3,煮麵的時候,在水汽小氣泡的時候煮麵,在水開了關火,面就煮好了。
4,中間夾的面可以換成綠豆麵,紅面。都可以,依照個人的口味夾,味道都有不同的口感。
使用的廚具:不沾鍋、平底鍋、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