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餐都有酥點,但做法不同,西餐的酥點是以黃油為起酥原料的,而中餐大多是以豬油和植物素油來做為起酥心料。無論哪種酥點都不宜多食,在人們的一日飲食中如食油量過大終歸是不健康的!西餐的點酥大體分為混酥和起酥兩大類。香但不健康。點心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做法,叫做「山楂酥角」。
成分錶
主料
佐料
食材
山楂酥角的做法步驟
先把麵粉過篩。
然後分成兩份,一份為280克,另一份麵粉為320克。
取150公克奶油放入盆中隔熱水融化。
然後倒入280克麵粉。
和成油麵團備用。
把剩餘的50克奶油也隔熱水融化備用。往320克的麵粉放入泡打粉和少許鹽拌勻。
麵粉拌勻後倒入融化的奶油盆裡並用手抓勻,使奶油在麵粉裡呈細小的微粒狀即可
最後用溫水和麵,麵團的軟硬同油酥麵團的軟硬度一致即可。
把兩塊麵團和好後蓋上濕毛巾稍饑片刻,大約餳10分鐘即可。
然後取出水麵團用擀麵棍擀成1公分厚的面皮,把油酥麵團放在水面皮上。
用手均勻地把麵皮收攏包好油酥麵團。
收攏面皮後把收口捏牢即可。
把油酥麵團包好後用手輕輕按扁,然後用擀麵杖交叉按壓,在按壓的過程中要翻兩次面。
將麵團壓至1公分厚時用擀麵棍擀成0.5公分的厚片,在擀製其間用塑膠刮刀把麵皮的四周推整成型,使之盡量呈略長的方型為宜。
然後把麵皮用毛刷刷淨上面多餘的乾麵粉,刷淨後進行左右折疊。
折疊好再用擀麵棍按壓擀開,依此法反覆三次即可,此法也叫做三疊法。
最後一遍把麵皮擀成0.3公分厚的面皮。
把麵皮擀好後用較鋒利的刀分割成大約9公分寬的面皮即可。
然後把山楂糕切成3公分寬0,8公分厚的片,整齊的排列碼放在面皮的中間。
把麵皮上下折疊包裹好山楂糕,接口處用毛刷蘸清水塗抹好,這樣可粘牢接口不會散開。
包裹好山楂糕後用刀切成三角狀即可。
然後將接口朝下整齊的碼放入烤盤中,在其表皮塗抹好蛋液。
最後置入事先預熱好的烤箱內中架,把上下火溫度設定在170度,烘烤18-20分鐘即可。
烤好後取出稍晾便可食用。
小撇步
小提醒;
1、水麵團和油酥麵團要軟硬一致為宜,擀壓制皮時手法和力道要均勻。
2.點心的大小和餡料的多少按自己的喜好而定就可以,點心大一些就要烤製的久一些。
3.泡打粉的使用切不可過多,按此數量不超過2克即可,否則會漲發。泡打粉只起到柔軟的作用,因此不可過量。
大炒匙的這款最適合家庭製作的小點「山楂酥角」就做好了,供朋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