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饅頭

「市面上出現染色黑米,我上網搜尋了一下,現在教大家幾招如何辨識真假黑米:第一招,看光澤。正常的黑米表皮層帶有光澤,劣質的黑米沒有光澤。第二招,看表皮。正常的黑米,用手摳下的是片狀的東西,若是粉狀的東西,若是粉狀的則是劣質黑米。紅色,稀釋以後也是紫紅色或偏近紅色。問的話,可以用醋試驗。 」專家說還要看黑米的“二白”,“二白”中的第一“白”,就是黑米的胚芽部位,它應該是個白點,雖然米是黑色的,但這部分應該是白色的;第二“白”是看碎米的斷面,這個斷面也必須是白色。”

成分錶

主料

黑米粉適量
饅頭粉適量

佐料

溫水適量
酵母適量
原味口味
工藝
普通難度

黑米饅頭的做法步驟

用高出黑米1cm的自來水將100克黑米用浸泡一晚之後,瀝乾泡米水。

將瀝乾水的米粒陰乾到米粒不粘在一起但是用手抓一把還是有點陰涼涼潮潮的程度(我用吹風的冷風吹的)。

將陰乾的米粒用食物料理機磨成細粉(搖晃食物料理機直到聽不見顆粒撞擊料理機容器的聲音即可判定為沒有粗顆粒)。

如果覺得不放心,可以用篩篩一遍,剩下的粗顆粒再打磨一遍。

將饅頭粉與黑米粉混合,酵母用35℃(跟體溫接近)溫水化開,再將溫水倒入混合的粉中。

揉麵揉到面光手光盆光的程度,收口,發酵。

將麵團蓋上蓋子,放在35℃的環境發酵2小時。

待麵團變成原來的兩倍大並散發出香香的微微的酒精味道就算發酵好了。

砧板和手上撒些乾麵粉開始揉麵,目的是將發酵產生的氣孔排出。

也可以用擀麵棍或家用壓麵機將氣泡排出。

將麵團搓成長條狀。

擀成1cm厚、10cm寬、15cm長的面片,切掉不整齊的部分。

將麵片慢慢捲起來,並將結合處擀薄,以便饅頭胚子能站立。

刀上抹點油,切掉兩頭不整齊的。

再將這一卷一切二。

將切好的饅頭胚子往裡整,整高一點(圖最左邊是修整過的),並且用刀身把胚子邊邊角角修圓。

最後剩下的一點邊角料可以捏成圓圓的饅頭胚子。

蒸籠放1公升涼水,鋪上濕紗布,放上饅頭胚子,再醒​​20-30分鐘,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口感會很好。

a.20-30分鐘過後,開大火蒸15分鐘熄火,過2-3分鐘再開鍋蓋(以免饅頭塌掉);b.趁熱將饅頭拿出,以免饅頭底部被粘住紗布;c.將饅頭放在可以散熱的架子上,以免饅頭底部被熱的水蒸氣爛。

小撇步

1.黑米經過一晚的浸泡已經有水分的,所以和麵時要加比平時少的水,我平時麵粉:水是按照100:50,這次是100:45左右;

2.饅頭大小大家自己掌握吧,但是面片1cm厚還是要的;


3.切水果的鋼化玻璃粘板用來揉麵很不錯的。
使用的廚具:蒸籠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