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的時候做了2款餡料的青團,一款是黑豆餡的,一款是肉鬆鹹蛋黃餡的。青團也分別用了2種材料,一種是艾草,一種是清明草。記錄一下,以後也記得做法。^^餡料是自製的,青團是自己包的,好吃好吃!^^」
成分錶
主料
艾草適量
清明草適量
糯米粉適量(較多)
黏米粉適量(較少)
澄粉或澱粉,適量(更少)
黑豆餡適量
鹹鴨蛋適量
肉鬆適量
粽葉適量
青團的做法步驟

把艾草、清明草分別洗淨。先用小蘇打泡一會兒,再清洗幾次。然後將艾草、清明草分別汆燙2分鐘。汆燙時加入一匙小蘇打,據說可以讓艾草不變色。水開後再加入焯水,汆燙完艾草後要把水倒掉,再開一鍋水再焯清明草。圖為艾草。

汆燙水後撈出,過2到3遍清水。據說可以去除艾草的苦澀味。我把清明草也這樣過了3遍清水。圖為清明草。

擰乾水分。

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適量清水打成漿。

這時候準備墊在團子下面的粽葉。把粽葉洗淨,剪成大小適中的小墊。

把肉鬆餡加工一下。將鹹鴨蛋蒸熟,取出鹹蛋黃,壓碎,與肉鬆混合。可以加點沙拉醬,這樣更好成團。我這裡沒有加,做出來雖然有點鬆散,但是很好吃。

將糯米粉、黏米粉與青漿混合成團。糯米粉和黏米粉的比例大概在2:1之間。糯米粉要多一些,做來更軟糯。這裡應該是用清明草的漿。

另外取少量澄粉,加入剛燙開的開水,小心攪拌成團。這裡也小心,不要燙著。澄粉要比黏米粉少一些。據說這樣加入澄粉,青團更好成型。其實不加澄粉應該也很好吃。

將兩個粉團先揉成一個大團子,再分成多個小劑子。小心燙手。

取一個小劑子,加入餡料,有黑豆餡和肉鬆鹹蛋黃餡。圖中2個肉鬆餡,分別是有加孜然的和沒有加孜然的。

包成圓圓的小團子,放在粽葉墊上。水開後蒸20分鐘以上。

蒸好,汆燙1到2分鐘,開吃! ^^
小撇步
清明草做的青團很好吃,艾草也不錯。兩者味道有點小差別,艾草稍帶一點點苦澀,可能要在做粉團的時候加一些糖。後面用艾草漿和麵粉做了包子,不過艾草味有點重,而且成型的效果不如玉米漿和熟南瓜。艾草還是比較適合與糯米粉混合吧,做成青團、艾角或湯圓,總之加點糖,應該會更好吃吧。 ^^
使用的廚具:蒸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