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妹妹逛街時買了一份芋圓吃,非常喜歡,回來就要求我給她做。上網找了幾個方子試了,這個據說是正宗的台灣芋圓,是目前我吃到的最滿意的芋圓了。芋圓嘛,最正宗最基本的材料就是芋頭了。這次做了芋頭的和南瓜的芋圓了。芋圓嘛,最正宗最基本的材料就是芋頭了。這次做了芋頭的和南瓜的。」
成分錶
主料
芋頭200克
南瓜200克
佐料
地瓜澱粉適量
芋圓的做法步驟

芋頭上鍋蒸熟,沒買到荔浦芋頭,就用了市面上最常見的芋頭,覺得做出來的芋圓很不錯。

蒸熟的芋頭剝了皮放入盆中(稱一下重量)。

將熟芋頭用叉子或湯匙壓成泥,等不燙手了就慢慢加入地瓜澱粉,邊加邊把粉抓進芋頭泥裡。紅薯澱粉的量是芋頭的35%-50%,也就是說如果蒸熟後剝了皮的芋頭是100克的話,紅薯澱粉就放大約35-50克,這個比例使芋圓既保留了芋頭的味道又彈牙而又不至於過於Q彈。如果芋頭太乾,可加入少量溫水。

一點點地加粉,一點點地揉進去,最後揉成不沾手的麵團。

搓成細長條,切成小塊兒,芋圓就完成了。

南瓜切塊,上抽屜蒸熟。

筷子輕輕一戳就能戳透就是熟了。

蒸熟的南瓜很軟,用湯匙輕輕一刮就從皮上刮下來了。

用炒鍋把南瓜泥炒乾水分。

因為蒸熟的南瓜水分很多,質地太濕,如果直接加粉,會需要加很多很多的粉才能揉到不粘手的狀態,而加的粉太多的話,最後做出來的圓子就太過於Q彈了,所以要先炒乾水分再加粉拌勻揉成不粘手的麵團。

揉成可以揉搓而不黏手的麵團,搓成細長條,切塊兒。南瓜圓兒也做好了。

煮鍋加水燒開後下入芋圓,用鍋鏟推開芋圓使之不會沾在一起。當水再次沸騰,芋圓浮起後再煮上1~2分鐘就可以了。

撈起來用涼開水過涼。

盛入碗裡,直接兌糖水吃就很不錯。我加了燒仙草凍、紅豆湯,最後澆了點煉乳。
小撇步
1.正宗的台灣芋圓是用紅薯澱粉(又稱地瓜澱粉)做的,沒有的話,用木薯澱粉也可以,木薯粉做的口感就更Q一些。
2.我不建議在加粉揉麵的時候加糖,因為那樣會增加材料的濕度而不得不加入過多的澱粉影響口感。
3.做好的芋圓如果一次吃不完,不要煮,灑些玉米澱粉防粘,放入冰箱冷凍保存,隨吃隨煮
2.我不建議在加粉揉麵的時候加糖,因為那樣會增加材料的濕度而不得不加入過多的澱粉影響口感。
3.做好的芋圓如果一次吃不完,不要煮,灑些玉米澱粉防粘,放入冰箱冷凍保存,隨吃隨煮
使用的廚具:蒸籠、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