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記得怎麼開始想到自己做臘腸的,只記得第一次做了就沒打算停止,到現在做了有八年了吧。每年冬至前後那段時間是我們這特別適合做臘味的天氣,連續一周以上的,日氣溫低,低溫天氣預報說三兩度,實際溫度估計更低,高溫霜十幾度,有北風有晴天有餘暉的晴天天氣醃好掛好枕無憂,掛出去後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就可以了。是神! 所以建議買腸衣的時候順便帶個灌腸神器。我用的是2:8,今年專門看好多了別人的食譜,一般都是這個比例,也有3:7的,又看好多某寶賣的臘腸,研究別人用的比例,最後覺得這個比應該是大多數人覺得合適的,就決定用這個。
成分錶
主料
佐料
調味料
自製臘腸的做法步驟

肉買後腿肉和夾心肉,我兩樣都買了,後腿肉瘦肉多點,夾心肉瘦肉比較好吃。肉洗乾淨後用廚房紙巾擦去水分。

分開肥瘦切,將肥肉切成小丁。

瘦肉切片,就是平常炒菜那種大小就可以了。也可以切條,切好可以隨意亂刀剁幾下。肉切之前記得去掉筋膜。

準備一個一次性碗,拿來量肉。

一碗肥肉配四碗瘦肉,兩碗配八碗,放到盆子裡。

今年特意買的小噴壺,裝白酒拿來噴肉,均勻方便。

先噴上白酒,再放鹽。鹽的量參考平常炒菜的量,就是這麼多肉平常習慣放多少鹽就放多少鹽。攪拌均勻。

拌勻後放入糖粉和生抽,繼續拌勻。糖粉我用黃冰糖打碎的,也可以總白糖等。放的量也參考平常炒菜的量。糖的作用是提鮮。

腸衣記得提前準備好,按照指示清洗好放碗裡。灌腸神器用之前先把嘴巴往肉裡插幾下,目的是油潤一下口,套腸衣的時候容易套進去,也可以直接抹點油潤潤。

灌腸就照買腸衣腸衣的說明就可以了。灌好後綁的時候可以用手溫柔一點捋緊一點再綁。

燒開一鍋熱水,水溫略微有點燙手但又能下得去手為準。

把綁好的臘腸在鍋子裡或一下熱水。一條條的放到鍋子裡,或一下就好了,不要待久了更不要煮熟了。

過了熱水的腸明顯表面乾爽多了。

用衣架或別的東西掛出去。這時候可以開始札腸了,拿根牙籤,看腸上哪裡有空氣就紮哪裡,也可以隨意紮,一根扎五六個就可以了。

放在外面任其風吹日曬。千萬別淋雨!

北風吹去的水分,太陽曬出香味。

晚上收到屋簷下,不要被露水霜等打濕了。

我是曬到臘腸硬了才收的。因為我要放久的,最好乾透,收回來後室內放半天或一天,讓其散去熱氣再真空打包放冰箱冷凍。沒有真空打包的話也要用袋子裝好,最好按照一餐的量一份放冰箱冷凍。

我還做了五香味的和辣味的。這些是用羊腸衣做的,比較容易破,所以灌好後沒敢捋,灌得不夠緊,曬好後有點癟。
小撇步
2.肉分開肥瘦切,切的時候去除筋膜。
3.灌好後用熱水過一下再晾乾。
4.鹽什麼的調味料看著放,我從來都不稱的。
5.煮的時候燒水稍微煮一下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