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之後,天氣果然涼快了很多,胃口也跟著「活躍」起來了。趕緊著,把燉肉安排上!現在肚裡的油水大了,所以吃純粹的燉肉就沒有以前那麼香了,但是不吃又饞。所以,藉著肉味加一些配菜就很好。比如今天這鍋有點兒費時間但製作簡單又濃。
成分錶
主料
五花肉800公克
水發乾筍尖1盤
佐料
油少許
八角2顆
花椒1撮
薑1塊
大蒜1頭
乾紅辣椒1個
香葉3片
料酒適量
熱水1鍋
調味料
鹽適量
醬油適量
濃香入味的五花肉燉乾筍尖的做法步驟
乾筍尖倒大盆裡。
用足量涼水浸泡10小時左右,中途換水3-4次。
這是泡發好的乾筍尖,比乾筍時肥厚有彈性,漲發了2-3倍大。
取一盤水髮乾筍尖,帶皮五花肉約800克。
五花肉清洗乾淨,切成2公分厚的肉塊。
家常調味料準備好,請參閱材料清單。
涼鍋涼油,肉塊和乾調味料全部倒鍋中;五花肉的油脂很豐富,所以少放油,起到不沾鍋底的效果即可。
不停翻炒,隨著溫度不斷上升,肉塊逐漸變色,體積略縮小。
倒入約30克的料酒,繼續翻炒,肉塊中的一些油脂也滲透出來了。
倒入適量醬油,不同品牌的醬油鹹度和顏色不同,視情況加入,翻炒使肉塊均勻上色。
加足夠量的熱水。
把水髮乾筍尖鋪在肉塊上面,不要翻動。
蓋上蓋子,微火加熱;乾筍尖不易熟,中途需再加熱水1-2次,鹽接近快出鍋時酌情加入。
這是燉煮好的五花肉乾筍尖,大部分肥肉都已融化,油脂被筍尖吸收,湯汁可得留一些噢。

裝盤,撒少許香蔥末增色添香。
小撇步
1.筍尖雖然嫩,但曬乾之後也不易烹調,所以要充分泡發後再微火或者小火慢燉;用高壓鍋能大大節省時間;如果選用其它部位的筍幹,可在泡發後切薄片或者延長烹製時間。
2.乾筍和乾菜一樣,比較吃油,所以不能用純瘦肉燉煮。
3.燉完後要留一些湯汁,當頓吃有滋味,吃不完的再加熱,口感和味道比第一頓更勝一籌。
2.乾筍和乾菜一樣,比較吃油,所以不能用純瘦肉燉煮。
3.燉完後要留一些湯汁,當頓吃有滋味,吃不完的再加熱,口感和味道比第一頓更勝一籌。
使用的廚具:其他、不沾鍋、炒鍋